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加拿大商业信息平台
壮 大 在 加 华 人 产 业
推 动 商 业 科 技 创 新
摘要: 加拿大记者Mariya Postelnya亲身体验了一次“爱国购物之旅”,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她的购物清单上列满了日常必需品,包括水果、意面、燕麦、奶制品、零食、新鲜和冷冻蔬菜、清洁用品等。Mariya发现,最日常必需的肉类和奶制品,凭借本土供应链优势,轻松占据了货架的主导地位。💪

**姐妹们,爱国真的要花钱!**🔥最近加拿大掀起一股“Buy Canada”狂潮,**三成国民愿意多花$10,只为支持国产!**💰💰💰
记者实测:“买国货”真的更贵?
话不多说,加拿大记者Mariya Postelnya亲身上阵,搞了一次“爱国消费挑战”,专门挑选了日常必需品,包括水果、意面、燕麦、奶制品、零食、蔬菜、洗洁精等等。结果发现,**买国产,真的更贵!**💸
举几个例子给大家感受一下:
-
🍝意面区:本土Catelli($3.99)vs. 美国产Barilla($2.99)vs. 土耳其President’s Choice($2.50)。结局?她选了最便宜的。爱国?钱包不同意。 -
🥦冷冻蔬菜:加拿大的President’s Choice大杂烩,每百克$0.67,比美国品牌便宜19%。这次国产赢了! -
🍪饼干:美国Goldfish($2.50/167g)vs. 加拿大“Extra Cheesy Little Penguins”($3.29/200g)。她含泪加钱,买了国产。爱国值$0.79刀!
结账时,她掏了$83.89,其中有$6是为“Buy Canada”买单的。这**$6块“爱国税”**,你愿意交吗?
加拿大人:嘴上说支持,真掏钱就开始纠结了
Global News的调查数据很魔幻:
-
**78%**受访者表示,愿意多买加拿大货。 -
**54%**的人说,愿意多花$5支持国产。 -
**34%**的狠人,愿意多花$10。
嘴上说得挺热血,但真掏钱的时候呢?很多人开始犹豫了……
买美国货,是“背叛”吗?
有人说:“支持国产=爱国”🤔那是不是买美国货=不爱国?
这个问题,在加拿大边境小镇Bellingham变得异常敏感。
往年,大温居民长周末都会一窝蜂涌去Bellingham采购,Costco、 Trader Joe’s全是BC牌照的车,物美价廉,买得那叫一个爽!
今年2月,画风突变——停车场里BC车牌只占15%,甚至有人开始偷偷摸摸买美货,**采访时不敢透露姓名!**😨
“爱国消费”挡不住通胀的拳头
这届加拿大人已经被高物价打怕了。根据统计局数据,50%的人因通胀压力感到焦虑,比两年前多12%。
Reddit网友吐槽,现在1加元=0.7美元,看到账单真的会心痛!💔原本便宜的美国产品,现在换算下来性价比直线下降,想省钱都难!
“加拿大制造”到底是什么意思?
Mariya在购物时,最难的不是花钱,而是分辨商品到底是不是“加拿大制造”。
- “加拿大产品”
= **98%**原料来自加拿大 - “加拿大制造”
= **51%**原料来自加拿大 - 食品行业
:如果“几乎所有”原料和劳动力都来自加拿大,就能贴上“加拿大产品”标签
所以,“加拿大制造” ≠ 100%国产,姐妹们买的时候可得看清楚!
你的钱包支持“Buy Canada”吗?
**实话实说,支持国产当然没问题,问题是——你愿意为此多掏多少钱?**💰💰💰
💬**你觉得“Buy Canada”是一种爱国行为,还是智商税?**在评论区聊聊!
点个赞,让钱包越来越厚!✨
注:由于微信公众号出现新的排序机制,您可能阅读不到我们的推送。如担心无法收到最新的加拿大枫投深度报道,可回到本号首页点击右上角,将公众号加星标,感谢诸位读者。
枫投加拿大
fengtouca
枫投—加拿大商业信息平台致力于利用互联网工具共建加拿大华人商业环境,在多元化的结构下,促进企业家交流沟通,分享经验和心得,并以此提高华人在加拿大的创业投资环境。 我们期待通过不断坚持的努力打造加拿大良好的创业土壤以及商业环境。
We look forward to building Canada’s entrepreneurial climate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through our continued efforts.
免费对接:免费对接,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都是相互学习交流成长的过程。
企业家交流:汇聚加拿大扶持的基础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企业家社群,聚焦长期价值。
孵化帮助:全力以专业性辅导初创团队和项目,进行加速孵化以及商业化运作。



关注我们 ,一起寻求合作吧